题目: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。要求:自选角度,自定立意,但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;自拟题目,文体鲜明,不得写成诗歌;不少于800字。 在古今茗壶展会上,有许多从明清到现代的名家所制的紫砂壶,供人欣赏。当代名家的作品要价七八十万,明清的都超过百万了。其实,经过数百年的发展,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高峰。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身壶盖间不容发、出汤流畅之外,还应该能提味儿,使茶水的滋味达到最温润的境界。但是,我想再贵的紫砂壶*非就是拿来泡茶。用百万名壶泡茶,心理一定不坦然,反而违背了泡茶时的轻松、闲适的心情。
我从下面的角度写行吗? 七八十万、上百万茗壶毕竟拥有了使用价值外的艺术价值,并且还很高。有人不敢拥有或者没钱拥有,便认为拥有了是一种不坦然,我觉得未免太没包容性,太没有把“七八十万、上百万”看的不那么重的勇气,这也是一种不坦然吧? 60年前的一颗鸡蛋2分钱一个,而今价格也翻了几十倍了吧?要用过去2分钱的眼光看今天7、8毛一个的鸡蛋,岂不是也应该不坦然?我们今天又几个不坦然了呢?20年前我们看美国人的家庭资产比我们高很多,我们要是以不坦然为借口而不去追求看齐,我们今天的发展何以而来?以价值论坦然不坦然,应该是小农境界,我们不应该紧攥在手里不放了,让它走吧。
我杀了材料一个回马枪,算不算跑题?
答案参考:
解题思路: 作文材料出自林清玄的散文《过眼的繁华》,原文结尾处还有表述。
解题过程:
作文材料出自林清玄的散文《过眼的繁华》,原文结尾处为以下的表述:
我就像一个富有的买家,摸遍了总价数千万元的茶壶。
当我走出茗壶展的会场时,有一种非常美好的心情,那欣赏茶壶的过程使我感到欢喜,对于这世间许多精美的事物,只要过了我们的眼、穿过我们的心,我们就算拥有了。
回到家,我把在路边以300元买来的茶壶拿出来泡茶,想到我曾把玩过价值数千万的茶壶,于是连那普通茶壶中普通的茶,也增添了芬芳。
作为一则作文,行文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情达意,只要自己的文章没有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即可。当然,不同的立意放在一起便可进行比较,也就可能被定位于优良中差。但作文的评分是考虑综合性的,立意只是其中一个方面,其它如语言、结构、创新等都会影响作文评分。
反向立意也是作文行文的重要方式之一,没有什么不可以。只是不论如何立意,都要做到有理有据,自圆其说。“前行之后是坦然”,如果就原材料来说,坦不坦然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,如果仅仅把它们当做茶具,百八十万当然价格不菲;如果把它们当做艺术品,当做古董,百八十万也许就物有所值了。